首页

夫妻主奴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19:02:48 作者:东盟专家: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 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浏览量:67346

  在贸易保护主义、单边主义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秩序的今天,多边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。以自由贸易为主线的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当前正处在从“最大自贸区”走向“高水平自贸区”的关节点,不仅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,而且呈现出引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势头。

  近日,中国-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在线上完成,再次发出维护自由贸易与开放合作的强音。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伙伴,均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。多位来自东盟的专家学者近日也表示,共建高水平的RCEP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举措,各成员必须携手合作、协调行动、共同应对。

 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认为,在全球贸易环境迅速演变的背景下,RCEP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支柱。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摩擦加剧带来的重大挑战,这些因素对区域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构成威胁,这些挑战可能会破坏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势头,影响数以百万计的企业,尤其是中小微企业。因此,包括东盟和中国在内的所有RCEP缔约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在RCEP框架下维护一个基于规则、开放、可预测的贸易体系,并与世界贸易组织原则保持一致。

  高金洪强调,即将于2025年签署的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升级议定书,将通过巩固和提升东盟与中国的创新力、生产力和竞争力,重新定义东盟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。ACFTA 3.0能够与RCEP形成互补机制,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径。

  马来西亚亚太“一带一路”共策会主席翁诗杰指出,数字化正进入东盟居民生活的所有主要方面。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存在的优势将让中国成为东盟的最佳合作伙伴,满足东盟6.7亿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。

 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查瓦特认为,RCEP与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。未来,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将促进RCEP在数字贸易、环境保护、中小企业合作等领域进一步发展。需要促进RCEP各成员国间的规则对接,如设立专门工作组,建立更加简洁和统一的标准,支持中小企业更好分享RCEP红利。

  菲律宾国际安全研究学会主席班乐义认为,菲律宾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,因此要进一步融入RCEP。支持RCEP进一步扩容,同时,建议尽快建立RCEP实施监测机制、成立RCEP秘书处。

  马来西亚双威大学谢富年基金会首席教授尚德·穆甘·汤加维鲁指出,贸易规则应当是基于市场的。RCEP作为全球人口最大的自由贸易区,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,这凸显了制度整合的重要性。各国要认识彼此间的差距,加强能力建设,培养一体化的能力。除了货物贸易,要更加注重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和整合。应加强东盟内部协调与外部合作,并通过技术改革提升供应链韧性,以便更好应对全球挑战。

 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所所长成金珑认为,RCEP应注重治理机制建设,这对消除贸易壁垒、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至关重要,需通过设立支持机构和完善争端解决机制强化治理效能。针对成员国同质化竞争问题,建议推动产业链融合,提升规则利用率以协调竞争关系。应重点挖掘服务贸易潜力,加强科技创新合作;同时,整合中日韩等合作平台资源,形成区域发展合力。

  5月24—25日,由中国日报社、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、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的“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——2025 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”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。来自中国、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文莱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菲律宾、新加坡、泰国、越南等14个国家的主流媒体、智库、企业负责人,以及来自东盟秘书处、中日韩合作秘书处、RCEP支持机构、世界自由区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共约300人参加论坛,为区域合作增进共识、坚定信心、形成合力积极建言献策。(中国日报网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美国警方:正就赵安吉之死展开刑事调查

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成卫东将继续关注智慧港口、绿色港口的建设等问题。“目前,我们正在与工程师对接,希望将我们成熟的建设经验复制在传统码头和港口上,帮助解决一些地方在建设智慧港口、绿色港口方面遇到的难题。”他说。

【中国那些事儿】巴西青年:中巴深化人文交流让两国民众心更近、情更深

据悉,本次交流活动是“未来之桥”中美青年交流计划伙伴活动。该计划由全国青联和全国对外友协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,旨在推动架起中美青年沟通、理解、友谊、合作的桥梁,助力中美关系健康、稳定、可持续发展。

中马企业签约开展航天产业合作

“习近平主席说过,‘世界好,中国才会好;中国好,世界会更好’。中国式现代化选择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,倡导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共赢,广大发展中国家都能从中获益。”俄罗斯青年译者铁木尔·法伊祖林用熟练标准的中文告诉新华社记者。

阿塞拜疆学子“结缘”河北:以长城了解中国

1940年,全面抗战进入第四年。陈嘉庚带领“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”回国慰劳考察,时长达9个月,足迹遍布15个省份。其中,5月31日至6月8日,陈嘉庚在延安的访问和调研,成为他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。曾悲观认为“中国要转弱为强,必须再等半个世纪才有希望”的他,为何在短短9天的行程后作出了“中国的希望在延安”的结论?他在延安看到了什么,感受到了什么,以至于改变了他对中国未来的看法?

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19000例 纪录再刷新

“中国探月工程已走过20个年头,‘绕、落、回’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,对于后续的月球探测,我们规划了嫦娥七号、八号任务,目前正在抓紧研制。”胡浩强调,月球是人类共有的,中国去月背是为了探索更多未知,回答科学问题,我们欢迎更多外国朋友共同参与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